舞台剧诉说新闻审查现况

「唯真为善」是新闻报导的原则。浸大人文及创作系副教授黄国巨博士,通过他的作品《新闻小花的告白》,就现今时事及困境与观众共同思考了新闻自由的问题。

 

Self Photos / Files - Illustrating News Censorship on Stage 1

黄国巨博士

 

《新闻小花的告白》(下称《新》)是去年风车草剧团的舞台剧作品,讲述主角Rebecca是电视台新闻女主播,虽挖到高官丑闻,却未能公开。最后她本着「唯真为善」的原则,指出只有亲身前往现场观看实况,才能寻找真相。

 

Self Photos / Files - Illustrating News Censorship on Stage 2

黄博士于第28届香港舞台剧奖颁奖礼荣「最佳本」

 

审查新闻 制造共识

「唯真为善」是黄博士思考新闻审查时的一个重要命题。谈及创作灵感时,黄博士表示,缘起是有「新闻小花」在节目中落泪, 因此剧团决定创作一个以新闻为题材的剧目。执笔之时为2017年,当时不少传媒皆被质疑新。本身曾短暂任职报纸编辑的黄博士心中渐起疑窦:「一个富有理想的传媒工作者于内部审查严重的媒体工作,难免须处理与自己理念、原则相违背的工作。此时应该如何自处?是妥协还是辞职?」他亦质疑,近年来网媒方兴未艾,是否其真如大众想像般自由?他遂决定在舞台上与观众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为了让剧情尽可能呈现现实中的传媒业,黄博士除借鉴新闻界朋友的经验,亦参考过资深传媒人区家麟的《二十道阴影下的自由:香港新闻审查日常》,以及Edward Herman与Noam Chomsky合著的名作《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制造共识》的主题是建立民主社会的共识, 但可惜部分新闻从业者却误导了公众,令主题失去了原意。」《新闻小花的告白》恰恰呼应这个主题,期望观众走出被动阅读新闻的状态。

 

艺术帮助思考社会问题

《新》选址可容纳800人的葵青剧院作为舞台,并连开十场,合计近8,000名观众入场。黄博士坦言,演出吸引不少新闻界朋友前来观赏, 并对情节产生共鸣。尤其是主角与上司为了新闻能否播出而唇枪舌剑的一幕,反映剧情尖锐指出新闻行业的问题。坊间普遍对该剧有口皆碑,甚至赞誉其为「香港人必定要看的舞台剧」。社交平台Instagram亦有700多条贴文讨论剧作,可见《新》剧已成功引起港人关注新闻自由的议题。

 

然而,亦有评论者质疑,再现新闻界的现实有何作用?在情绪发泄以后,《新》又为社会带来什么改变与选择?黄博士仔细思考上述问题,并把自己的看法结集成书《酒神的抗争》,并于今年五月出版,讨论艺术在社会的作用。黄博士指出,「艺术在社会运动中不是一种理性的解决办法,而是一种情绪与理性之间的互动。艺术不同于政治宣传,令观众看毕立刻上街,但却可帮助我们思考问题。 」

 

坚守创作自由

黄博士的作品一向与社会息息相关,例如《渔港梦百年》重新诠释香港历史,将一般从经济角度切入香港史,改为从自我意识的建构溯源;《焚城令》则探讨保育议题,遥相呼应当时的皇后码头清拆事件。黄博士希望,作品可为观众带来一个观望事物的崭新角度。《新》对于黄博士而言亦是一个新尝试。他自言以往的作品比较严肃,而《新》则由商业上十分成功的「风车草剧团」演出,面对大众必须做到雅俗共赏。除了保持节奏紧凑,引入幽默元素之外,亦可继续产生深刻影响。

 

Self Photos / Files - Illustrating News Censorship on Stage 4

女主角Rebecca是一名新主播

 

Self Photos / Files - Illustrating News Censorship on Stage 5

Rebecca发现高官丑

 

Self Photos / Files - Illustrating News Censorship on Stage 6

Rebecca的所有人皆出她,致她未能公开真相

 

事后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今年四月举行的第28届香港舞台剧奖颁奖礼上,《新》荣获「最佳剧本」,同时亦囊括「最佳制作」及「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黄博士认为,获奖反映香港戏剧界认同其作品以及当中的理念。他直言,创作与新闻同样需要自由,但普及文化中的自由空间正日渐收窄。虽庆幸尚有舞台剧这个板块,但他亦担心无形之手终将伸延至此。不过,在颁奖礼上看到同业的坚持、对是非黑白的明辨、对香港核心价值的守护,凡此种种,皆让他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