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前列腺癌尿液检测

据估计,六分之一的男性会在一生中患上前列腺癌。虽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递增,但目前多达78%40岁以上男 性未有接受任何前列腺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系主任黄嘉良教授开发出「前列腺癌无创尿液检测试剂盒」,可进行简单、无创的检验,用于检测早期前列腺癌,其准确性更高达90%

 

Self Photos / Files - Innovative Urine-based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Kit 1

黄嘉良教授

 

Self Photos / Files - Innovative Urine-based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Kit 2

(时任)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黄伟国教授(中)与黄嘉良教授(右一)于第47届日瓦国际发明展上介绍检测试剂盒

 

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三常见的癌症,同时亦是第五致命的癌症。然而,本港男士普遍对其了解有限,亦忽视前列腺检的重要。事实上,如果及早发现患病并适当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将大幅提升。前列腺癌第二期有95%的机率在疗程后多存活15年,但如果在较晚期才发现,则该比率将下降至30%

 

当前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DRE 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试,然后利用经直 肠超声波前列腺活体组织切片检TRUSPB)作 进一步确认。儘管DRE属于简单的检,过程却时令病人感到不适。此外,DRE仰仗医疗人员的技术与判断,因此诊断准确性往往欠佳,而且大多数DRE呈阳性的结果都属晚期,可见DRE并不是 早期前列腺癌检测的好方法。至于PSA测试,作为 一种简单且常见的检测方法,虽然对早期癌症敏感度高,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炎患者中也可观察到PSA水平升高的状况,意味其检 测结果并不能明确指向前列腺癌。DREPSA存在准确性与确定性不足的问题,结果有可能导致病人需要接受不必要的治疗或后续检,例如TRUSPB、电脑扫描及磁力共振扫描。

 

简易非入侵性检测

近来已有研究发现一种素的失调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研究亦指出,该素可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目标,而尿多胺浓度则可作为指标判断病人是否患上前列腺癌。基于上述研究,黄教授团队开发出一项革命性的前列腺癌早期检测技术,只需检测尿液便可准确判断病人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团队研制出一种基于纳米粒子的生物感测器,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尿液样本中的尿多胺浓度。团队同时亦进行了一项先导研究, 透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监测已知临床病理特徵患者的尿液,以确定其各种尿多胺水平。黄教授指出:「这种检测方法可用肉眼凭颜色快速判断结果,非侵入性而且准确度高,又具成本效益。」

 

黄教授的研究证明,尿精胺具有出色的诊断性能,而且结果与TRUSPB的临床标准相符。当尿精胺测试作为血清PSA测试的辅助测试,在选定患者检测中,特定性在90% 敏感度下高达约60%。相对单用血清PSA检测,在90%敏感度下,其特定性仅为27%左右,尿精胺测试正好可以补足其不足,避免大约60%的不必要TRUSPB侵入性测试。

 

Self Photos / Files - Innovative Urine-based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Kit 6

新生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中山市健康科技业基地」成立新研究中心

 

成立企业 支持研究

前列腺癌检测试剂盒技术目前已在美国、欧洲、中国地和台湾申请专利,并独家授权予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制药公司,进一步开发品,并寻求监管部门批准推出。有见于其创新研究,黄教授获浸大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TSSSU)批出为期三年、价295 万港元资金。他于2017年成立新生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不到一年旋即获得一笔重大投资。黄教授解释,成立公司一方面是希望将科研知识应用于生活层面,另一方面是希望可以透过公司盈利支持研究。

 

2019年于瑞士举行的第47届日瓦国际发明展上,前列腺癌检测试剂盒技术荣获「评判嘉许特別金奖」和「泰国国家研究局国际最佳发明特別大奖」殊荣。为表彰其研究的杰出影响,黄教授更于2019年获得浸大创新奖。现时黄教授正拓展其研究影响力至地,新生命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就于201812 月,在中山市健康科技业基地成立一所新的研究中心,未来将继续开发更多创新医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