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學者發明屢獲殊榮的幹細胞療法醫療儀器

干細胞療法正在成為一種可行且有效於治療許多絕症的醫學方案。實驗操作中有許多不同的細胞培養方法。例如,一些生物醫學研究者使用生化生長因子將干細胞變成成熟細胞,這個過程稱作“細胞分化”。細胞培養過程一般使用很多知名的生長因子和蛋白質,雖然他們對於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有作用,但是由於生化生長因子可以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因此加入生長因子後可能會使這些細胞失控並發生癌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由生物系翁建霖教授和物理系黃陟峰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基於生物相容性材料構建的體外無機納米基質(iSECnMs),在不需要添加生長因子或其他化學試劑的情況下,用於體外干細胞培養及定向分化,希望有助神經退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和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本發明於2018年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榮獲獲評判嘉許特別金獎和羅馬尼亞優異獎,於2019年6月17日至19日在美國舉行的TechConnect世界創新會議暨博覽會(TCWI)上獲得全球創新獎。根據TechConnect公司與其投資合作伙伴委員會的評定,僅最優秀的百分之十五的參展技術有資格獲得此獎項。